現在一臺電腦配個固態硬盤都幾乎成了標配,固態硬盤已經是裝機必備產品,價格也不是很高,廉價固態硬盤有很多,如果你還不知道在電腦上使用固態硬盤有什么好處,不妨看看這篇小白科普。
1、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相比體積和重量都相對更小更輕,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只有2.5英寸,M.2接口更小,而臺式機機械硬盤就要3.5英寸,又重又大所以使用固態硬盤的話,能節省不少空間,比如在一些迷你主機或者輕薄本上。
2、固態硬盤就跟我們用過的U盤類似,依靠的是閃存芯片存儲數據(當然固態硬盤的品質更好),所以不會出現噪音,機械硬盤用久了經常能夠聽到響聲,特別是筆記本。
3、機械硬盤雖然有7200轉速的,但讀取速度還是不如多數固態硬盤,使用SATA3接口的固態硬盤讀寫速度通常是機械硬盤的3~5倍,而使用M.2 NVME協議的固態硬盤能夠達到機械硬盤讀寫速度的十幾倍甚至更高。這一點從玩游戲時的載圖速度就能明顯感覺到。
4、固態硬盤的功耗遠遠小于機械硬盤,所以發熱量更低,至于省電確實能省但是并不多,不過在筆記本上,發熱量小就是最好的優點,畢竟筆記本散熱可是個大問題。
5、老式的機械硬盤因其結構所以很怕摔震,而固態硬盤一般在碰撞或者震動時一般不會出現損壞的情況,當然只是不容易損壞,并不代表你可以拿起來隨便摔,那也是會壞的。
雖然優點多多,但是缺點其實也不少,不過比起優點,這些缺點也是微不足道,比如容量和價格問題,固態硬盤容量越大價格漲幅越大,如果是移動固態硬盤,那就更加昂貴了。在壽命上,固態硬盤壽命確實短于機械硬盤,但是平時無需考慮這個問題,用個五六年絕對可以。而在數據恢復方面,機械硬盤在丟失數據后更容易恢復,但是固態硬盤幾乎不行,這點確實是比較大的缺點,當然如果平時做好數據備份的話,也可以忽視。
我們知道,電腦的硬盤有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兩種類型,而固態硬盤在整體上比機械硬盤要好。那么,固態硬盤能用多久?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影響固態硬盤壽命的因素。其實,影響固態硬盤使用壽命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終身寫入量,一個是閃存類型。終身寫入量就是固態硬盤能夠允許寫入的數據重量。當終身寫入量用完的時候,這個固態硬盤也就報廢了。一般我們在選購固態硬盤的時候,廠商會告訴我們固態硬盤終身寫入量的值,這個數值是很大的。
產品名稱 |
mSATA SSD |
型號 |
PS36 |
容量 |
SLC:4GB~32GB MLC:4GB~128GB |
特征 |
* MO-300A標準 |
* 重復循環檫寫次數:SLC(100000) MLC(6000) |
|
* SATAIII 6.0Gb/S標準 |
|
* 先進的損耗平衡功能(Wear leveling)和錯誤檢查糾正技術(ECC) |
|
* 支持 S.M.A.R.T 功能 |
|
沖擊/震動 |
1500/20 |
MTBF(h) |
2,000,000 |
工作電壓 |
3.3 V |
工作溫度 |
常溫:0℃ ~ 70℃ 寬溫:-40℃~85℃ |
存儲溫度 |
-55℃ ~95℃ |
最大讀寫速度 |
讀取速度:380MB/S 寫入速度:300MB/S |
外形尺寸 |
50.95mm(L)X30mm(W)x3.9mm(H)s |
通常在我們自動放棄這個固態硬盤之后,這個寫入量都不會被用盡。寫入量的數值是經過了精密的演算的,廠家在生產的時候,盡力將寫入量增加到最大,提高固態硬盤的使用壽命。它能夠保證用戶的基本使用,并且就算我們高強度的寫入,也不會輕易就將其用完。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是不用擔心固態硬盤會被耗盡的,這基本上很難做到。
同樣的,閃存類型也是如果。我們平時使用的時候,不會將固態硬盤的閃存壽命耗完。所以,不管是固態硬盤的寫入量,還是它的閃存壽命,都很難被用戶用完。這也就意味著,能夠影響固態硬盤壽命的唯二的因素,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會受到人們使用的影響。
其次,固態硬盤的使用壽命和它的質保年限也有關。一般情況下,一塊固態硬盤的保修年限是三年,這其實已經足夠了。三年對于人們來說,剛好是一個更換期,很多人更換產品的時間基本上就是兩到三年。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固態硬盤的壽命就此終結了。
其實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就其數據來看,一塊固態硬盤能夠保證最少五年的使用壽命。像固態硬盤這種硬件,如果不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它是很難壞掉的。廠家在生產固態硬盤的時候,進行了多次的優化,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硬盤的壽命和質量。
但是,固態硬盤并不是不會壞的,如果自己使用不當,在情況特殊的時候,固態硬盤很可能會損壞。比如說意外斷電,可能會使固態硬盤的內部固件損壞。而隨著軟件的升級,當硬件跟不上軟件時,就會產生一系列問題,這個時候,即便硬件還完好無損,也到了該淘汰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