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在東莞松山湖舉行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正式發布全新的基于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鴻蒙OS。
鴻蒙OS將發揮其輕量化、小巧、功能強大的優勢,率先應用在智能手表、智慧屏、車載設備、智能音箱等智能終端上,構建一個跨終端的融合共享生態,打造全場景智慧生活新體驗。雖然沒有明確談到會不會用在手機端,但余承東提及,如果安卓系統無法使用,華為隨時可以用鴻蒙系統。
華為撐起5G時代物聯網新系統的背后,是廣東從硬件到生態比拼升級的一個縮影。
面向未來?華為搶占5G物聯網新機遇
眾所周知,PC時代造就了Windows操作系統,移動互聯網時代造就了安卓和iOS操作系統,如今物聯網時代正迅速崛起,又將造就什么操作系統?外界備受關注。
科技公司紛紛迅速行動。7月初,谷歌上線Fuchsia OS的開發者網站,此舉被視為谷歌正式開始布局物聯網。Fuchsia被視為谷歌適應物聯網時代,替代安卓的新一代操作系統。
而此次華為能與全球科技巨頭站在同一條跑道,是提前十年之久的“未雨綢繆”,當時,華為就開始思考面對未來的全場景智慧時代,用戶需要一個完全突破物理空間的跨硬件、跨平臺、無縫的全新體驗。
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公布了鴻蒙內核及OS的演進路標,將在今年首發的智慧屏產品中率先使用鴻蒙OS1.0。未來三年,除完善相關技術外,鴻蒙OS會逐步應用在可穿戴、智慧屏、車機等更多智能設備中。
“鴻蒙OS的出發點和Android、iOS都不一樣,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能夠同時滿足全場景流暢體驗、架構級可信安全、跨終端無縫協同以及一次開發多終端部署的要求,鴻蒙應未來而生。”余承東進一步解釋說。
“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知名通信專家項立剛告訴南方日報記者,此次鴻蒙OS的發布,意義堪稱“歷史性”。很長時間以來,電子信息領域最后兩大堡壘——芯片和系統都逐步被華為攻破,而鴻蒙OS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目前我國移動終端產品上缺乏自主研發操作系統的短板,而且一旦確立了行業領先地位,不僅帶來的商機以數萬億計,行業影響力更是能持續十數年之久。
面向全球?鴻蒙OS宣布對外開源
操作系統最難的地方正是生態系統的開發。不過,這對華為來說,還是有不少底氣。首先華為很早就在努力推動互聯互通,成立Hi-Link標準,得到業界廣泛支持,中國廠家、全球知名品牌,包括得到西門子、松下等廣泛支持,成為最廣泛的支持智能家居協議,260個品牌、3000萬設備,每一天這個數字都在增加,而且有芯片支持,為智能家居提供助力。
生態的關鍵在于應用和開發者。為快速推動鴻蒙OS的生態發展,鴻蒙OS將向全球開發者開源,并推動成立開源基金會,建立開源社區。余承東宣布,鴻蒙OS開源,讓全球的開發者力量參與進來,打造全球的操作系統。
目前,中國已經具備健全的應用生態和龐大的用戶基礎,未來華為將依托中國、面向全球打造鴻蒙OS生態,通過聚焦新的價值,開放在通信、照相、全場景、AI等方面的核心能力,與各界生態伙伴共同打造出面向消費者體驗更佳的應用和服務,共創全場景智慧化新體驗與新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落地終端唯獨缺了手機這一大品類,余承東對此表示,華為手機還會繼續使用安卓系統,但對已經在安卓生態的應用,遷移到華為鴻蒙OS上,“開發工作量非常之小,甚至用方舟編譯器和華為的生態來連接,可能一兩天就搞完了”。
而鴻蒙OS還可以比安卓系統做得更好。余承東介紹,安卓系統采用的內核設計,一旦ROOT權限被非法獲取,整個系統就會被攻破,相當于只要拿到了大門鑰匙,你就能打開每一扇門。而“鴻蒙”采用微內核,無需ROOT權限,“外核服務相互隔離,可提升系統安全”。
“不久的將來,華為或許也會建立像蘋果、微軟、谷歌那樣的生態系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劉鋼如是說。
■延伸 鴻蒙背后有個“神獸軍團”
推出鴻蒙OS后,為推進生態系統建設,華為不惜重金廣發“英雄帖”,同時,鴻蒙OS系統還需要芯片等硬件的支持,而在華為背后,活躍著一個以《山海經》命名的“神獸軍團”提供軟硬協同。更關鍵的是,這些支持不僅來自于華為自身,更有廣東完備的產業鏈和廣闊的市場支撐,這些,都為鴻蒙OS走向成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不惜重金?將投10億美元激勵開發者
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盡管在國際市場上遭遇了一系列困難,但華為的手機業務、物聯網(IoT)業務依然表現出色。
華為2019年上半年手機出貨量高達1.18億臺,同比上漲24%;PC業務上漲300%,可穿戴設備增長200%。
華為的IoT業務也正在高速增長。余承東表示,HiLink生態發速發展,目前已吸引超2500個合作伙伴加入華為生態,全球已有來自約260個品牌的超1.4億臺IoT設備支持華為智能家居協議,華為IoT生態鏈內已容納超3000萬名用戶。
華為還宣布其開發者激勵計劃——耀星計劃升級,華為即將投入10億美元,激勵開發者,與全球開發者一起打造全場景智慧生態。此前,該計劃已吸引來自17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超91萬名應用開發者進入華為生態,幫助他們在9大領域開發出了無數優質應用,應用曝光量累計可達千億數量級。
目前,全球市場中IoT業務正高速發展。據華為官方預測,到2025年,全球聯接的IoT設備數將達1000億臺,其中僅工業互聯網IoT設備數就有138億臺。
華為進軍IoT市場的步伐正不斷加速。余承東表示,通過品牌、技術、產品和渠道四個方面的升級,華為將打造出中國最佳的智慧IoT生態標準,并在未來3年內讓1/3的中國智能家電支持HiLink平臺。
軟硬協同?注冊商標名稱源于《山海經》
不只是華為操作系統鴻蒙OS,此次開發者大會上,華為重點介紹麒麟芯片并邀請外界共建生態系統。無論是“鴻蒙”,還是“麒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華為的“神獸軍團”。在華為的注冊商標中,還有子龍、浩天、青鳥、朱雀等,這些名字源于《山海經》中。
今年以來,華為密集發布了一系列芯片和服務器平臺產品。1月7日,發布服務器芯片“鯤鵬”和服務器平臺“泰山”;短短17天后,再次發布5G基站核心芯片“天罡”;3月4日,發布基帶芯片“巴龍”,5月,搭載華為自研路由器芯片“凌霄”的新品入市。
加上在此之前發布的人工智能芯片“昇騰”、物聯網操作系統“鴻蒙”,以及可用的手機芯片“麒麟”,至此,華為的“神獸軍團”成形。
正是這些“神獸軍團”,保證了華為四個業務主線在極端情況也能運轉。例如,手機芯片“麒麟”,主要是智能手機芯片解決方案,在性能方面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目前,搭載麒麟芯片的手機已經占華為出貨量的一半。
服務器芯片“鯤鵬”,則用于華為企業業務中,其產品線包括服務器、存儲、網絡設備,有了鯤鵬,華為企業業務和云業務原則上可以繼續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