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電腦運行流暢度有很多方法,比如軟件層面的清理電腦垃圾和無用的注冊表,硬件層面的升級電腦配置,都是不錯的選擇。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軟件層面的清理提升度并不大,而升級CPU和顯卡等電腦配置又過于昂貴,于是更換一塊運行速度更快的SSD固態硬盤成為了提升幅度明顯并且價格尚可的唯一解決方案。
但是選擇SSD的時候只看最高速度就可以了嗎?尤其是以提升系統流暢性為目的而升級到固態硬盤時,還有其他一些講究。我們就以Agrade睿達這款PCIe Gen3*4固態硬盤為例,講一講固態硬盤除了標稱速度,還要注意哪些方面。
升級固態硬盤之前,首先要考慮到電腦主板上是否有空余的接口,并且接口種類適合裝什么樣的固態硬盤。一般來說,主板上都會標配至少4個SATA接口,這種接口適合安裝2.5英寸的固態硬盤。在近幾年推出的主板上,通常都會在主板上設置M.2插槽,可以安裝M.2規格的SATA協議和NVMe協議固態硬盤。M.2 SATA協議的固態硬盤與2.5英寸的固態硬盤同樣是走SATA協議,因此在速度方面基本是相同的,但是M.2 NVMe固態硬盤則是通過主板的PCIe通道進行數據交互,在速度方面會比SATA固態硬盤提升數倍。
以Agrade工業級M.2 NVMe SSD PE50為例,支持PCIe 3.0x4和NVMe標準,因此在連續讀取速度上可以達到3500MB/s。
并且PCIe固態硬盤除了連續讀寫速度的優勢之外,在日常使用更為關注的4K隨機讀取性能中同樣要比SATA固態硬盤要更為出眾。4K讀取性能越好,電腦各個程序所使用的文件就能夠讀取的更快,也就能達到運行流暢的效果。
說完主板和固態硬盤的接口,再來說說固態硬盤的用料。眾所周知,固態硬盤是由主控芯片、閃存和電路板所構成,在部分高端固態硬盤上還擁有DRAM芯片。其中閃存又分為SLC、MLC、TLC和QLC這四種,從SLC到QLC,存儲密度翻倍增長,但是在使用壽命和傳輸速度卻不得不為之付出代價。因此,SLC和MLC目前更多是用在企業級固態硬盤上,消費級市場更多的是TLC和少部分QLC以及極少部分MLC。
而能夠生產閃存的廠商并不多,消費級SSD主要是被英特爾、三星、海力士、鎂光、東芝等幾大原廠所壟斷,因此選用以上幾家的閃存芯片,在質量方面更能得到保障。在工業級領域,Agrade睿達存儲是工業儲存行業里面可靠性很高的品牌。
因此,挑選一款足夠好用的固態硬盤時,除了標稱的最大速度之外,更要注意主板接口、4K隨機讀取性能以及固態硬盤用料。并且還要考慮到自身的實際需求和預算來選定合適的容量,真正挑選到合適的固態硬盤才能給電腦帶來流暢且穩定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