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顧2019年大數據行業發生的大事件,你的腦子里會浮現出哪些畫面?
當然,如果回顧這一年,我們還是盡量去尋找一些正面消息。畢竟從國家支持層面來說,不論是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建設,還是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都為行業發展帶來有力的戰略支撐;技術層面,5G、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興起帶來的技術融合,極大增強了整個大數據行業發展的技術驅動。
而在資本、行業規范方面,今年發生的各種大事也推動著行業發展逐步進入正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2019年大數據行業發生了哪些大事兒。
在10月舉辦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會發布《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河北省(雄安新區)、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6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接受授牌,正式啟動試驗區建設工作。6個試驗區涵蓋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海峽西岸、成渝五大城市群。
自5月工信部批復上海(浦東新區)建設全國首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以來,截至目前,我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已擴容至上海、青島、深圳3地。通過先導區的深化改革、制度創新和融通發展,優化制度建設、應用示范、人才保障等措施,將有望加速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落地。
我國工業互聯網在今年已從單純的政策支持轉為政策和市場雙重發力。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雙輪驅動格局初步形成,制造企業和互聯網企業成為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的兩股核心力量,為制造業高質量提供了有力支撐。對此政府相關負責人指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進入實踐深耕階段,要持續提升工業互聯網創新能力,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
北大、清華兩所頂尖高校在 今年5月雙雙宣布開設人工智能新專業。北大2019年正式啟動機器人工程專業招生,清華大學則成立人工智能學堂班,今年秋季開始招收本科生。這一舉動在一定程度代表著今年高校專業調整的風向標。此前,國內已有35所大學在國內首批設立人工智能專業,其中包括北科大、浙大、川大等2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
10月31日,工信部與三大運營商舉行5G商用啟動儀式,中國正式開啟5G商用時代,這是中國通信發展史乃至中國科技發展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時刻。國內包括北上廣深杭等50 個城市入圍5G首批開通城市名單。三大運營商則于11月1日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截至11月21日,我國已開通5G基站 11.3萬個,5G套餐簽約用戶已達87萬戶。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并將于 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密碼法的正式“亮相”,對于商用密碼管理制度的科學重塑來講意義重大,在《密碼法》的指導下,企業可以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充分享受技術紅利,促進業務的持續、穩定發展。
科創板在 6月13日正式開板,中國資本市場迎來歷史性時刻。科創板是獨立于現有主板市場的新設板塊,并在該板塊內進行注冊制試點,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提升服務科技創新企業能力、增強市場包容性、強化市場功能的一項資本市場重大改革舉措。科創板開板,不僅飽含著市場各方的盼望與期待,更折射著資本市場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重任在肩。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10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此后一周內,有超過500家、近 1/6的A股公司,發布公告稱自己與區塊鏈技術有關。政府的肯定也讓沉寂大半年的區塊鏈產業熱度重燃,資本、人才也再次重回區塊鏈產業賽道。
數據中臺的概念在今年突然大火,行業也將這一年稱作大數據中臺元年。這個在2015年就受馬云重點關注的概念,從阿里系出發,一直到2019年吸引大批數據智能企業參與進來,并將其定位為新的業務聚焦點。數據中臺的作用就是通過梳理并規范管理企業數據,將其所需的數據存儲、計算及應用能力抽象出來,整合在共享的“平臺”中,用來支撐上層業務的創新迭代。
2019年,數據泄漏情況十分嚴峻。有國外機構統計稱,今年全球數據泄露事件同比增加 54%。在國內,招聘網站領英網站 1 億 5900 萬用戶的敏感數據被黑客叫賣;江蘇淮安警方依法打擊的 7 家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公司,涉嫌非法緩存公民個人信息 1 億余條,4.68 億個人信息泄露,其中,拉卡拉支付旗下的考拉征信涉嫌非法提供身份證返照查詢 9800 多萬次,獲利 3800 萬元。針對這類行業亂象,2019年,網信辦先后發布《網絡安全審查辦法》《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個人信息出境安全評估辦法》等相關立法,而一系列聚焦數據安全的國家標準也在今年修訂后陸續發布出來,推進大數據發展進入正規化管理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