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任期還有三天行將結束,他反而變本加厲展開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的計劃。
1月18日路透社報道,特朗普政府已通知包括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在內的幾家華為供應商,正在吊銷向華為出售產品的某些許可證,并打算拒絕其他數十項供貨申請。
路透社認為,這項行動可能是共和黨總統特朗普對華為技術公司的最后一次行動,這是削弱世界最大電信設備制造商的長期努力中的最新舉措。
近日特朗普政府還將9家中國企業列入所謂的“黑名單”中,包括小米、中微半導體設備、籮筐技術、北京中關村發展投資中心、高云半導體、大新華航空有限公司、中譯語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等,覆蓋智能手機、半導體設備、航空航天、時空數據服務等領域。
不難看出,這是蓄謀已久的一系列針對性舉措,也是特朗普為了鞏固的自己“政績”,同時留下難題給下一屆政府。本周三民主黨總統拜登將宣誓就任總統。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上周表示,商務部已表示有意拒絕大量出口至華為的許可證申請,并撤銷了至少一份先前發布的許可證。一位知情人士補充,美國商務部不止一次撤銷許可證,比如日本閃存芯片制造商Kioxia Corp就被吊銷了至少一份許可證。
特朗普政府禁止英特爾向華為供貨并不讓人意外,畢竟已有先例在前。
自2019年5月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列入商務部“實體清單”后,多次限制并不斷提高美國企業向華為出售商品和技術的難度,芯片領域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2020年5月,美國政府進一步修改規則,即使使用美國芯片制造設備的外國制造商,也必須先獲得許可才能向華為出售相關產品,這也讓臺積電和中芯國際等廠商無法為華為生產芯片。
目前華為的芯片大部分靠存貨,現有2B業務(基站等)芯片庫存比較充分,而手機等消耗量大且制作難度更高的終端芯片,還主要依賴進口,所以華為部分手機也出現了缺貨的情況。
據稱,目前約有150項許可證正在申請價值1200億美元商品和技術許可,美國各機構之間還沒有達成一致給出決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4日在回答相關問題時表示,中方在有關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中國政府一貫鼓勵中國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依法依規開展對外經濟合作。我們反對的是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國家力量、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無端打壓外國企業。美方應該切實尊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遵守國際經貿規則,為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在美投資經營提供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