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科曙光正式發布業內首個“全國產云”。全國產云的出現為業界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考,在云計算領域,安全與可信并不總是一致的,安全并不一定可信,可信并不一定安全,有時還會與可用性產生矛盾,曙光的全國產云實踐或將開啟新一輪的安全可信云風潮。
全國產云的出現有其時代背景,一方面是新一輪科技革命,過去安全可信服務在云平臺難以實現,相對局限在單機業務場景,隨著云化、資源池化場景技術問題逐漸解決,全國產云有了技術實現基礎。
另一方面是產業變革機遇,政策主導快速推動市場發展,比如等保2.0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安全可信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形成政策驅動市場的良性循環。
全國產云,正在開啟安全可信云新時代。
云計算遇上安全可信
曙光云計算集團總裁關宏明表示,數字經濟發展需要新的基礎設施,比如5G、云計算、工業互聯網、執行和落實好新基建,安全可信云平臺變得尤為重要。沒有后臺大量的計算、存儲、分析能力,無論是網絡協同辦公,還是娛樂、網上購物等等都會有問題。
“安全可信基礎設施是數字基建的基礎設施,之前還有很多分立的IT系統,這些IT系統一段時間內還有存在的價值,云正在成為主流的IT資源的建設和使用模式,這種新型模式是所有戰略環節的支撐,它的安全、可信就變得尤其重要。”他說道。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云計算發展白皮書》顯示,42.4%的企業在選擇公有云服務商時會考慮服務安全性,是影響企業選擇的重要因素;43%的企業在私有云安全上的投入占IT總投入的10%以上,較上一年度提升了4.8%。
不難看出,隨著云計算從非核心場景深入到生產流程中,企業對安全的關注也在與日俱增,如果聚焦在政府領域等業務,其安全投入還要上升一個數量級。
因此,中科曙光作為國內信息技術產業領軍企業,率先在業內推出“安全可信城市云”,也是行業內首個“全國產云”。
曙光安全可信城市云全面兼容各類主流架構國產處理器,具備從底層處理器到上層應用的完整技術產品棧,具有安全可信、全棧服務、無憂交付、生態豐富4大核心特點。
安全可信云新定義
據悉,目前曙光正在將眾多政企用戶升級“安全可信城市云”,天津、無錫、成都、撫州政務云平臺成為首批升級為曙光全國產云的政務云平臺。該平臺已為政府多個部門提供了全國產的政務外網和互聯網端的計算、存儲、安全等云服務資源,加速了政務數字化進程,樹立了政務云新典范。
如何才算得上安全可信云,曙光給出了安全可信城市云的“S.A.F.E.”優勢。
曙光安全可信城市云的首要優勢是安全可靠(Security)。基于國產安全可信微處理器,構建從基礎設施、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到應用軟件的全國產云技術架構,完全滿足國家網信辦《信息安全技術云計算服務安全能力要求》和國家標準《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安全設計技術要求》等標準,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安全和防御體系,可有效保障云上信息安全。
第二,完整全面的云產品棧(All-Stack)。擁有從基礎設施(IaaS)到平臺層(PaaS)的全棧技術能力,良好支撐了應用層(SaaS)的各類場景,帶來優秀的整體體驗。
第三,高效無憂的遷移交付(Fast Delivery)。 源于先進、通用的國產微處理器架構,用戶無需進行深度優化和二次開發,即可實現平滑遷移上云,大大降低了系統改造、軟件移植、數據遷移的成本、難度和安全風險。結合曙光強大的供應鏈保障、解決方案能力和管家式服務,使用戶真正體驗到即建即用、無縫遷移的“全國產云”。
第四,豐富成熟的應用生態(Eco-System)。曙光全國產云具有原生、豐富的生態優勢,對主流系統架構、主流商業軟件均具有出色的天然兼容性,為政企及各行業用戶提供大量成熟豐富的應用。
機遇挑戰并存
在新基建、新格局的發展趨勢下,需要新技術支撐。中科曙光給出的數據顯示,隨著核心技術和手段的突破,生態鏈的進一步完善和成熟,未來5年全國產云有望占國內市場的50%,國內政府和政務市場有望達到90%以上,預計五年后全國益產云市場容量將超過千億。
同時我們也清晰的認識到,目前相關產品的使用還是靠政策和政府推動為主,后續隨著產品技術問題、生態問題解決,將轉換為市場為主導。
關宏明樂觀的表示,“如果市場的力量爆發出來,我相信預計產業目標應該是沒有問題,甚至比這個更大。”
在推動全國產云的過程中,有機遇也有挑戰。關宏明梳理了如下風險:
一是核心技術供給風險。國產化核心產品技術能否滿足和支撐我們看到的市場需求和后續可能爆發出來的市場需求。
二是技術架構局限云上能力不能全面提供。除了核心技術以外,云計算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架構,需要多環節進行融合性支撐和配合。
三是技術生態不成熟。云平臺集成繁難,新品、整機、軟件等等大的環節都需要按需變化。
四是云平臺不能全面提供信息化建設的需求。所有環節要有機銜接和協同,單個環節能否解決,整個系統架構上能否解決,生態運行上能否解決,目前基本沒有問題。
中科曙光在全國范圍展開適配驗證基地、驗證平臺工作,推動已經遇到、已經解決的問題進行驗證和實踐。
關宏明總結道,對于“全國產云”,國產和安全是基本功,交付和生態能力才能見真章。后者決定了其是否易用和好用,這也是現階段用戶上云的難點和痛點。